|
探索未来医学新学科,首届“三模式”创新肾病专科建设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行!时间:2021-08-11 2021年8月7日下午,首届“三模式”创新肾肾病专科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石景山隆重举行。论坛主题:“积极推进肾病学科建设,努力提升中西医结合诊治水平”。本次论坛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由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医院管理分会、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承办,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协办。论坛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处长王欣、会诊中心主任谢院生教授致主持并致辞,论坛采用线下会议+线上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同步开展。 论坛主讲嘉宾有: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主任占永立教授,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李建民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刘玉宁教授,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河北分中心执行主任杨洪娟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科研处处长刘宝利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张勉之教授,中医杂志社社长刘国正,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刘刚。 论坛讨论由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刘刚主持,各位专家,分会诊中心及合作医院参与讨论。 参会人员有:各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院长(副院长),肾病科主任,各医疗机构负责人;会诊中心分中心、合作医院、合作基地院长(负责人),肾病科主任、秘书;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委员;从事肾病科及相关科室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学生、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全国各地十余个分中心,200余家合作医院及全国的肾脏病工作者等在线约3万人参加本次会议。 政府搭台,专家唱戏,百姓受益 在8月7日下午,在中西医结含肾病专科建设高峰论坛上,谢院生教授首先对参见本次论坛的嘉宾、参会单位及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介绍了本次论坛的意义和重要性,受到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政府搭台,专家唱戏,百姓受益”。天时地利人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国家领导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学是祖国伟大的宝库,要继承好,利用好和发展好;二是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给予大力支持,坚持中医西医并举,促进中医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三是老百姓需求与信任,门诊量逐年增加。四是中医药防疫,治疗慢性疾病。因此,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实现中西医并重的国家战略。 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创造未来医学 北京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视频讲话)说,中医药发展的学术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先中后西,或能中不西,中主西随,中西互补。中医的服务空间、管理空间、发展空间在哪里?中西医结合现在只是一个西主中随的模式,中医只是辅助治疗,这个模式的服务空间、学术空间在哪?中西互补,西随中用,发挥两家的优势,应是未来的趋势,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新的学科,未来医学,应把三个模式的具体方案确定下来,否则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能否在肾病学科让这三种模式并行发展,各有各的特色,又相互配合,然后实施会诊,形成新的医学学科,是召开本次论坛的主要目的。 中医模式肾病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病科主任占永立教授主讲《中医模式肾病专科的建设和发展》。他在发言中说,做好中医肾病科的建设,主要有:第一要做好人才的培养,以人为本。主要吸收博士、博士后等高学历人才,要懂中医,热爱中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人才。第二要有中医优势病种,特色治疗方法。(1)慢性肾衰竭,形成早期、中期、晚期的系统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有中医治疗的院内制剂。(2)IgA肾病。从肺脾论治,从肾论治,使用中药方剂。(3)膜性肾病的中医特色治疗。(4)透析合并症的中医探索治疗。第三要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国立三甲医院科研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科研应突出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科研,有论文发表。科研就要有高水平的人才,也要做好教学工作,只有重视人才培养才能发展。中医院发展的困惑:1、怎样处理好中医与西医的关系。2、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学科发展的动力。 中西医结合模式肾病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李建民教授主讲《中西医结合模式肾病专科的建设和发展》,他说,“中主西随,西为中用,中医融合”这12个字是我们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建设的主题。中西医结合,首先必须以中医为主,体现中医的特色,两个学科相互融通。在各种慢性肾病诊断清楚的基础上,发挥中医的特色。要求每一位患者都要用中药,中药方开出来后要严格把关,只有在西医检查诊断等清楚的基础上,才能用中药。西为中用,用好中医,发挥中医的特色,才能深入体会中医的博大精深,几千年文化传承。其次,要与临床、科研结合起来。一是把“用好西医,西为中用”作为发展的航标。在中医学科建设上,提出中医的经典思维模式,守正创新,守的是“经方、实方”,历代名家的经验,创新性地用到慢性肾脏病、特殊疾病、疑难重症的体系建设中,就是“守正”。创新就是在疾病的治疗中,中主西随,西为中用,建立中医西医结合的特色临床体系。其三是体系的数据化,要做数据平台。如何发展?既不能偏西,也不能偏中。中医经方、实方要辨证应用到位。 中西医互补模式肾病专科的建设和发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刘玉宁教授主讲《中西医互补模式肾病专科的建设和发展》。他谈到,在学科发展中,坚定学科发展方向,中医领先,西医跟进,强调在传承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进步,注重创新应用于临床。把临床与科研结合起来,重视培养人才,派年轻人到国外学习。中西医优势互补,中医在肾脏病诊治上,优势就是比对中西医在临床上的各自的长处,明确了长处才能互补。西医的长处就是精准,靶点明确、到位。短处是部分肾脏病难做到精准治疗的方法,往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尽人意。中医优势在三个思想,1、整体观,包括天地人一体、自身一体。天主要是三个节律。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如四季、昼夜轮回,阴阳变化,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影响人体的阴阳消长。地主要是地理环境对人体脏腑的影响。2、辨证论治。辨体质,辨病症。3、君臣佐使的处方原则,齐心和合的用药方法。中西医的优势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改变,各自的优势是相对的,不同类型的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西医、中医体现的优势不同。中医治疗可以整体调节,标本兼治。中西医如何做到优势互补?1、西医精准诊断与中医治疗优势互补,2、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微观辨证的互补。3、西医的精准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互补,提升西医的疗效。4、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对症治疗的互补。5、不同阶段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中医治疗,中期结合西医抗感染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中医医院如何开展临床科研 北京中医医院科研处处长刘宝利教授主讲《中医医院如何开展临床科研》。他谈到,中医大夫做好临床研究要明确2个观点,1、中医人要不要做科学研究。有很多专家认为中医大夫不用做科学研究,理由是,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而科学研究要求多人一方。但是,中医治疗可能是一类人,在相同症候的情况下,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也能用一类处方加减治疗。他认为中医人可以用处方做科学研究。2、中医如何做临床研究?中医临床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疗效,转化方药,造福人类。不单单是看病,要找到固定处方,然后进行成果转化,造福人类。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认为单组目标研究就是与历史对照,是适合中医开展临床研究的方法。缺陷是无同期对照,要在研究中开展同期对列研究,包括前瞻性队列研究、双向对列研究,都是真实世界的研究,适合中医临床医生。在确定处方疗效的基础上做ICD研究。做研究要明确这几点:1、要有固定的研究方向,2、必须有稳定的团队,3、必须有合理的人才梯队,4、科室有固定的处方,5、有课题支撑(国家级、省市级),5、科研成果转化。 医院和肾病专科管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张勉之教授主讲《医院和肾病专科管理》。他谈到,管理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包括组织、领导、协调等,其实就是协调自己和别人一起达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不管医院还是科室,目标的制定必须有一个主题,不可能让医院给各个学科制定目标,因为科室的发展不一样,应落在专科的学科带头人身上。学科带头人能制定目标方向并带领团队前进,能寻求医院与社会各方面资源的支持,带领团队朝同一方向努力。因此,学科带头人是重中之重。团队是支撑学科的原动力,如果良性发展,就是未来的蓝图。第二,从学科持续性的发展来讲,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核心。随着新时代到来,科学的发展,医学的发展,包括西医、中医,人才建设要不断赋予新的目标要求,制定更高的标准。不能因为新的学科带头人就摒弃,甚至忘记前一任学科到头人的贡献,也不能因为新的学科带头人就给未来的发展制定一个限制性的空间。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衡量,1、医教研三方面结合,任何团队都面临医教研全方位发展的问题。2、中主西随,西为中用。学科带头人必须做到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中医也离不开西医,西医离不开中医。在人才培养上,要随跟得上,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3、肾病专科建设。要有一个固定的研究方向,团队建设应达到“聚是一团火,散开满天星”。团队形成合力,推动专科进步。 会诊中心平台提高了医疗技术,社会影响良好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病科主任杨洪娟教授分享了河北分中心建设的经验与体会。她说,自从河北分中心成立,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心成立三年多以来,获得了很多医疗资源,产生了多重收益,1、打造了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一体的平台,补足了短板,临床科研得到了提升,申请了多项省市级课题,发表论文26篇,获批河北省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2、通过开通相互转诊的绿色通道,优势专家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为河北打造了一个中西医结合惠及患者的肾脏疑难病诊疗平台,形成了学科的独特优势,肾衰竭患者通过治疗80%得到了缓解,很多患者得到完全康复。基层的罕见病得到了明确诊断,疑难危重症化险为夷,患者获得康复的几率提高。2、建立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通过每年举办学术活动,远程会诊,多学科的学术交流,使得医护人员200余人的技术得到了提升。培养了一批从事肾脏疑难病诊治技术人才,建立多支肾脏疑难病诊治部门。4、通过建立分中心,精准诊断得到了提升,临床疗效也得到了提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学术成果要重视转化,提高学术价值 中医杂志社社长刘国正主讲《新媒体在新时代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他谈到,新媒体能提高工作效率,整合资源。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不传播。近年来,国家对学术期刊极其重视,要改革重编辑轻传播的问题。很多人发了不少文章,但从不考虑传播和影响问题。中医药发展也要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知识的传播也要创新。期刊是引领学术方向,传播创新成果,增加创新要素,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术成果要重视转化,如果不能转换,就说明没价值。学术期刊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创造价值,要对资源进行整合,缩短交流的距离。新媒体增强了与读者交互的机会,增加了图表、动画、视频等,更好体现研究价值,有助于读者理解内容。通过网络传播不受版面的限制,细节更容易披露,更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同时,发表原创作品要注意著作权保护,应尽可能发在国内权威媒体上,便于溯源。团队介绍、文章细节等都可以作为增强传播的要素。另外需要注意,在国外发表文章,有些期刊要求原始数据,可能有关国家安全,要慎重。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刘刚从学会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1、从政策上,国家大力支持。2、从人才数量上,人并不少。最大的问题在于,怎么能通过互相交流,推动中西医结合发展,至少在这个方向上找到结合点。 广东分中心的刘旭升教授(在线)谈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医治疗要有切入点,在治疗慢性肾病,尤其并发症中,有些人以西药为主,有些人要用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要实现1+1大于2的临床疗效,后期要用中药减少并发症,和延续病情发展,不同的疾病发作阶段,中药西药的重点不同,要有区分。 山东分中心的李伟教授,山西分中心的刘光珍教授,陕西分中心的雷根平教授,江苏分中心的何伟明教授,等等都谈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出意见和要求。 总结:“三模式”改革目标是创建未来学科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处长王欣作本次论坛总结发言。他说,屠洪涛局长对肾病专科发展做了明确的指示,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落实。本次论坛各位专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阐述,非常成功。体现在: 1、源。要落实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推动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用科学的原理阐释中医药的成果,建立中医药的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是“三模式”改革的来源。 2、合。中主西随,西为中用,是中医的中西医结合。西医的中西医结合是什么?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创立新医科,可能是真正中西医结合的未来。 3、融。中西医结合协同发展,加强中医药的组织领导,认为组织是中西医结合的核心,只有做到有组织,有规划,有前瞻性设计,顶层设计,有政府强力推动,有各级医院领导的支持,才可能成功。 4、思路。我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新医科的核心应该有理论基础、人才队伍支撑,首先有理论,有临床教学。肾病专科发展中的问题,也可以拓展到整个学科。 5、创造。重点在创新成果的转化,创新如何实施,如何转化,对整个中西医结合的学术发展非常重要。 现代科学技术赋予了中西医结合新的能量,希望各位专家努力,把中西医结合学科真正地创建起来,让新医科为健康北京、健康中国贡献我们的力量。 (东方红星,文/李烈,摄影摄像/陈林 国强 李烈;约54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