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如何造出来?《新药的故事》告诉你研究者的漫长坚持与执着时间:2020-02-08 《新药的故事》梁贵柏著,译林出版社;钟南山写序言.资料图 2020年2月伊始,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引发了民众抢购双黄连的热潮。一时间这种主打感冒清热的常见药品“洛阳纸贵”,网络电商中连给家禽动物吃的双黄连都被抢购一空。此后,媒体又发布了各种专家辟谣,如“抑制不代表预防”“此研究只在体外实验阶段”“不主张没病的人吃药”……2月4日,李兰娟院士团队发布了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根据初步测试,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再次引发了热议。 我们一生中总会与药打交道,尤其是疫情当前的关键时期,但人们真的了解药物吗?药从哪里来?安全性如何保障?如何治愈我们? 只有了解新药诞生背后的故事,才能读懂人身体的健康密码。 《新药的故事》的作者梁贵柏博士,曾在美国默沙东公司从事新药研究十多年,是新药研究领域的资深技术专家。他起初并没有想到要写一本书,只是想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些关于新药研究的故事。故事越写越多,集结成册,他从专业研发者和患者的角度出发,详细叙述了新药研发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制药实验室(网络图片) 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9.89万例,且呈现年龄年轻化趋势。HPV疫苗的主要发明者之一原来是中国人……“后抗生素灾难”年代,中国制药人应该有何担当?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之间该如何平衡?《新药的故事》从广为人知的降压药,到如今备受关注的宫颈癌疫苗,从价格一度令人瞠目结舌的乙肝疫苗,再到有望对抗多种癌症的抗癌药物……新药研发的历史也是人类对抗疾病的斗争史。 中国有句老话——是药三分毒。我们在看药物使用说明书时,还会看到后面的副作用说明,就连最常见的阿司匹林都会写明“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作者专门用了一章来讲药物的毒副作用,作者看来,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药物:“能把人治好的东西也一定能把人治坏,就看你怎么治,治到什么程度。” 《新药的故事》从根源上讲清了药物治疗的原理——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依靠同时发生的成千上万的化学反应维持生命的“正常状态”,各种代谢和循环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从分子层面说,就是各种功能性蛋白质的表达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旦超出正常范围,人体就会进入“病态”。 药物治疗就是用化学物质来改变人体内的某个特定的生物过程。作者举了2型糖尿病的例子,此病是因人体内葡萄糖代谢发生了紊乱,使得血糖持续升高,通过服用西格列汀等新型糖尿病药物可以改变患者的葡萄糖代谢,将血糖降下来。但如果药物把血糖降得太多了,也会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这就是那句老话,不能离开剂量谈药效,因为“剂量造成毒药”。 一些常见药物(网络图片) 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安全指数是很重要的标志杆,安全指数就是最高安全剂量与最低有效剂量的比值。作者举了个例子,比如一款药物在临床实验中没有观察到副作用的最高剂量是每千克体重40毫克,除以最低有效剂量每千克体重2毫克,结果是20,那么这药的安全指数就是20。对于不同的副作用安全指数是不同的,对于不同人群安全指数也不同,如果一款药可以用于婴幼儿,那么它的安全指数一定是很高的。作者所在的制药机构曾研发一款治疗哮喘的药,虽有预期的药效,但在大鼠安评实验中,这个药物引发了肝肿大,没有足够的安全指数,也就没有进行临床试验。于是研究人员重新回到实验室,寻找新一代药物,在安全和有效的夹缝中探索出了新一代安全指数高的候选药物,这次研发耗费了18年的时间。 在古代,人们对生物化学的认识还很浅表,大多数药物来自植物和动物或它们的简单提取物,对于大部分的疾病,病人所服药物既没有明确的针对性,也没有严格的剂量和效果控制。从神农尝百草误食“断肠草”而死,到如今药物研发已经深入到分子层面,大量的药物寻找仍旧如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一片树叶一样毫无头绪,充满着偶然性。 书中作者直言,发现新药的成功率很低,基本就是碰运气。就算有合适的药,还要经过长时间大量的体外实验和临床实验,就算全部通过,也有很大几率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市场和成本等外在原因而得不到进一步研发的机会。但人类仍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许多曾令人色变的疾病被攻克。 “药物创新是一个艰苦的历程。”钟南山院士在为《新药的故事》一书序言中写到了创新的动力,是科学家出于对未知的好奇心,和对无药可治的患者的强烈责任感。他直言,书中的这些创新药物,有哪个不是通过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创制成功的?钟南山院士想到了他曾与台湾地区一位学者合作研发一种抗实体瘤新药:“在他研究15年的基础上,又进行了25年研究,经过无数次失败及评审否决,我们均已年迈,三年前他因突发性脑卒中半身不遂,曾想打退堂鼓,但看了这本书,我们要向书中的主人公学习,看到曙光,坚持下去就可能胜利!” 青霉素等新药物,如今我们已无比熟悉并广泛应用,在研发的漫漫长夜和灵光一现背后,是研究者漫长的坚持与执着。(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文/陈梦溪)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