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家是什么?是记住乡愁的地方时间:2020-01-18 甲骨文里,家的字形是屋里养了一头猪。猪是繁殖力旺盛的动物,对古人来说,家里养猪表示食物富足,蓄养生猪正是定居生活的标志。 后来,汉字几经演变,家的字形却始终没有太大变化。可避风雨,食能果腹,是我们祖先对家的全部幻想 在黄土高原,一位祖先决心用双手打造自己的家,他利用粗笨的石制工具在断崖上日复一日地挖掘,终于开凿出了一个足以栖身的洞穴,中国最早的人造家园之一,窑洞诞生了。 在华北平原,人们可在地面上建造房屋。他们把自己的居所和父母、子女的居所围合在一起形成大家庭共同居住的合院式住宅,二合院、三合院、经典的四合院就这样一座座建造起来。 在多水的江南,人们引水绕村,穿户入宅修建起精致的园林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粉墙黛瓦,檐角婆娑,合院染上江南的春风,多了几分诗意。 福建的客家人,建造一种圆楼,所有的房间都朝向一个中心即位于中央的祖堂,共同的祖先让他们凝聚在一起,同生共死,荣辱与共。 从东北的雪乡家园到西南的傣家竹楼,从青藏高原的碉楼到东南海岛的石头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超凡的智慧和汗水建造了我们共同的家。 中国人的家,绝不仅仅是一间居所。对中国人来说,家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 家不是一间房子,而是在房子里过的日子。家不是一尘不染的厨房,而是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家不是豪华的客厅,而是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嗑着瓜子谈天说笑。 中国人常说居家过日子,其实,家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平凡琐碎里的烟火气,是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不论境遇如何,不管身在何处,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家。 那些流下的汗水和忍着不能流下的泪水,那些不辞辛苦的奔波和不得不忍受的心酸与白眼,都是为了家。只要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再苦也值得。 家是来处,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深沉情愫。 中国人安土重迁,无论走得有多远,仍会叮嘱子孙,牢牢记住自己的家在哪里。 家是归宿,所以中国人总有“乡愁”。临行时,乡愁是衣服上密密麻麻的针脚;在外漂泊时,乡愁是床前如水的明月光;待到终于可回家时,却总是近乡情更怯。 少小离家老大回,两鬓已白,乡音难改。 家是游子永远魂牵梦萦的地方,叶落归根,倦鸟归巢。背井离乡的人,总要回家。这是中国人固守的乡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记忆深处的故乡。 家,对于中国人来说到底是什么? 是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是在外打拼的动力;/是累了可以停歇的港湾;/是寒冬里永远等你的那盏灯;/是不论你飞得多高多远,仍然牵着你的那根风筝线。 家,就是一种血脉相承的信仰。 “小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人们要打扫干净屋子,迎接新年的到来,还要用糖糊住家里“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 新年,家和人团圆(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星球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