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医院爱好科学研究的医生汪旸:救人性命我非常有成就感时间:2017-10-09 2017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领奖.资料图 “在追求医学科学的道路上,我无疑是幸运的。”汪旸出生在医学家庭,父母都是医生。从幼儿园起,她就知道自己以后肯定走医生这条路,她的志向就是当一名医生。 前五年作为一名医学生,汪旸非常荣幸能够考入北医进行本科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学习,真正感受到医学和科研的魅力。“这不再是本科阶段的知识填鸭,而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五年”。后五年里,在学术传统浓厚的氛围下,汪旸受到医学前辈的教导启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专业,并在前辈的指导下,真正主动地去钻研医学。 三份责任在心间 “作为一名医生,‘医、教、研’是三个责任,我希望能把这三部分工作做好”。“我喜欢挑战,也敢于尝试,所以我最关注的是那些性命攸关的疑难重症皮肤病”。经过多年对皮肤相关疾病的学习研究后,汪旸选择皮肤淋巴瘤这一非常少见的皮肤肿瘤作为研究方向。 皮肤淋巴瘤是皮肤中的淋巴细胞肿瘤性增生所产生的疾病。这类疾病早期发展非常缓慢,大多数患者会被误诊为普通的皮炎、湿疹等疾病而延误治疗,但其一旦发展到晚期,预后非常差,大多数患者对化疗抵抗。“目前关于皮肤淋巴瘤的相关研究极少,尚无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这个领域便成了我想去完成的挑战”。 为了尽量能够“不误诊每一位患者,不放弃每一位患者”,汪旸自2009 年起开展皮肤淋巴瘤专业门诊,对皮肤淋巴瘤进行深入系统的临床总结。建立完善的皮肤淋巴瘤患者资料库,为患者制定系统的治疗方案并长期随访,目前在汪旸专业门诊随访的患者有500 余位。对于外地患者或者来医院复诊不方便的患者,她会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给患者,让他们可以随时与她沟通,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专业及时的诊疗。“专注于这项研究,救人以性命,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培养人才的过程也是自身学习的过程,教书育人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在老教授们渊博知识的教育中成长,自然也会将这份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医生不仅要用已有的知识为患者服务,更要引领医学科学的发展,创造新知识。仅用医术去治疗病人,惠及到的患者数量毕竟有限,但如果通过科学研究创造出新知识,便能够造福更多的人。“我坚持以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的身份要求自己,因此我必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研究中,作为一名北大医院的医生,我有义务去推动医学发展,希望我做出的科研成果能够出现在教科书里”。 用专业与病人对话 面对每一位皮肤淋巴瘤患者,汪旸都会清楚地告知病人这个病是什么,为什么会患病,会提供何种治疗方案,需要怎么配合等,把治疗疾病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详细地对病人讲解,尽力消除病人的顾虑和紧张。“在医生这个岗位上,穿着这身白衣,面对患者的尊敬和仰视,要拿出自己的专业水平,这也是我们的责任。” 在多年的临床及研究工作中,汪旸逐渐体会到,临床研究是科学研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医生科研工作的优势所在。从临床到实验室是发现问题、产生想法并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从实验室到临床是将解决方案落地,服务于患者,增添新知的过程。“作为一名爱好科学研究的医生,我很庆幸自己拥有双重身份,能够从第一手的临床资料中找到有趣的科学问题,并在探索科学之美的同时济世救人”。(来源:中国科学报。文/辛雨;2017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系列报道) |